找到相关内容928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龟兹佛画中壁画题材中有无大小乘佛教浅说

    威仪。从转轮,妙堪遗嘱。严净毗尼,弘范三界。应身无量,度脱众生。拔济未来,越诸尘累。其名曰:大智舍利弗、摩诃目犍连、摩诃拘絺罗、富楼那弥多罗尼子、须菩提、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。复有无量无学,并其...现天帝身、或现梵王身、或现转轮王身、或现居士身、或现国王身、或现宰辅身、或现官属身、或现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身、乃至声闻、罗汉、、菩萨等身、而以化度。非但佛身,独现其前  地藏菩萨之特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3656465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

    ,缘觉的特点是“不从他闻”。佛陀出世也好,不出世也好,独觉能独自觉悟人生的真理。一般来说,缘觉都是在佛陀不出世的时候出世,通常所说的就属于独觉。独觉乘的圣人,看到花开花落、云卷云舒;看到生老病死...看法。对于十二因缘也应该这样去认识。  “论曰:于因果用若无增益及无损减是缘起义,应知。”如果对缘起的因、缘起的果、缘起的用,不产生增益的执著,也不产生损减的执著,就是正确地认识缘起。关于这一点,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156496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3)

    缘觉的特点是“不从他闻”。佛陀出世也好,不出世也好,独觉能独自觉悟人生真理。一般来说,缘觉都是在佛陀不出世的时候出世,通常所说的就属于独觉。独觉乘的圣人,看到花开花落、云...出世后得,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故。”第一分别。分别指正见,正见有世间的,也有出世间的。学修行首先要树立世间正见,但究竟证得正见是出世后得。这种正见仍属于出世间的解脱知见。因为所要证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156517.html
  • 清代魏源居士无量寿经会译及净土文章

    惟愿宣说。利益一切。(以上三行。参用各译字句)尔时世尊告阿难言。善哉善哉。阿难。汝为哀愍利益诸众生故。能问如是微妙之义。(哀愍二句用唐译)汝今斯问。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。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...御制诗有由来六字括三乘之句。大矣哉。西方圣人之教。得东方圣人而表章乎。夫王道经世。道出世。滞迹者见为异。圆机者见为同。而出世之道。又有宗教律净之异。其内重己灵。专修圆顿者。宗教也。有外慕诸圣。以心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956699.html
  • 宁波七塔寺桂仑老法师略传(2)

    ”佛教所说的“变易生死”是指的已经  取得高果位后的菩萨、阿罗汉、等所达到一种境界和认识,据说到了这一阶段的菩萨等,已经摆脱了三界轮回,但是在精神上仍有非常微细的烦恼和生灭变化  的认识,又因为...道场观自在,殿堂文殊普贤王。  香敬三贤悲智愿,灯光遍照十方。    佛教是一个讲智慧的宗教,教人如何认识人生,怎样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。凡事不去执著,无所得的般若认识是佛教强调的一个重要的生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1156915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1)

    法......................23 (二)所观十二因缘法..................27  (三)成佛的六度法门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无上大觉。  一个人,如果身体力行,圆满实践这八正道,不仅可以净化自己,还能清涤社会,使众生离邪道行正道。这个星球就会变成一个安乐、祥和、幸福的大家庭。  (二)所观十二因缘法  有独觉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357056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4)

    地之定有浅深差别,仅中道王三昧不起灭定。含摄一切之三昧,故指入中道王三昧为入法门普。⑥神通普。罗汉、之神通,其缘境偏狭,若缘实相而修,方为真神通,一发则一切发,故谓之普。⑦方便普。证悟实道以前之...是波罗蜜乘(显宗),一是金刚乘(密教)。二者以金刚乘较为超胜,因为金刚乘是显密二种悉地(成就)的宝藏,“较出世更为难得”。《大日经》把密宗的基本思想概括如下三句:“菩提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,方便为究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657059.html
  • 论天台宗的判教

    》之流,但为菩萨具足显理:二者,始从鹿苑,终竟鹄林,自浅至深,谓之渐教。于渐教内开为五时:一者三乘别教,为声闻人说于四谛,为演说十二因缘,为大乘人明于六度,行因各别,得果不同,谓三乘别教。二者,...界内惑断同也。行通者,见思无漏行同也。位通者,.从乾慧地乃至地位皆同也。因通者,九无碍因同也。果通者,九解脱,有余、无余,二种涅槃之果同也”(见大正藏第46卷p.722)。一教始终,八法共通,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4057073.html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‘止观法要’之抉择── 新世纪的新禅学刍议

    接着反问:‘在何处的大乘经说只有声闻、才修三十七道品法,而菩萨不修学呢?’[41]  龙树菩萨进一步发挥三乘共贯的学法理念是:  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,随众生愿,随众生因缘,各得其道。欲求声闻人,得声闻道;种辟善根人,得佛道;求佛道者得佛道。随其本愿,诸根利钝,有大悲无大悲。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,雨无差别,大树大草,根大故多受;小树小草,根小故少受。[42]  佛陀以大慈悲心,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257494.html
  • 说观无量寿佛经》题解

    有馀土。修方便道,断四住惑(见惑一住,思惑三住。)故曰方便。无明未尽,故曰有馀。《妙宗钞》云:“九种行人,合生彼土。藏二,(阿罗汉、)通三,(已办地,地,菩萨地)别住、行二,既修空假,(尚未...,思惑三住。)故曰方便。无明未尽,故曰有馀。《妙宗钞》云:“九种行人,合生彼土。藏二,(阿罗汉、)通三,(已办地,地,菩萨地)别住、行二,既修空假,(尚未修中观)皆方便道。别向、圆信二,所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558297.html